“名师工程”为安阳市七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加油
来源:消费晚报 作者:李进
近年来,安阳市第七中学为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了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名师工作室为抓手的“名师工程”,很好地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效果。
安阳七中的“名师工程”,是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起点高,目标明,层次清。由河南省名师张桓副校长、张莉老师担纲领衔、教育教学一线教师“唱主角”的名师工作室,凝聚了各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并设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和专题网站,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精神引领”、“锐意创新”和“薪火相传”,使得教师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大幅度提升,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
一、精神引领,名师工程的“动力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说教师成才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他人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反思。
重视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动力源”,学校每学期都会为教师购买教育理论书籍,先后配发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及《微笑工作、快乐生活》等书籍。老师们学习教育理论的氛围十分浓厚,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涌现出了一批专家型教师。
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工作室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演讲、辩论赛、教师基本功大赛读书等活动,促进教师自我学习与互动交流。读书交流活动后,老师们还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及时上传到名师工作室网站,在全校教师中进行分享。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增强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开掘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开阔了教师的眼界,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研究特色,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倡导“教研并重”,不只做埋头拉车的“教书匠”。名师应当是学者型教师,不会搞教研、不善于反思总结的教师只是“教书匠”,教师应通过科研和写作,磨砺、提高自己。学校鼓励教师写反思、写论文、做课题,每年进行校内论文评选,编印成册《安阳七中教科研论文集》,大力表扬,优秀者向上级刊物推荐,并在业务评价考核时赋予较高的权重。学校的导向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教师搞科研、写论文、做课题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二、锐意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加强学科网站建设,促进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名师工作室成员把学科网站建设作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定期召开骨干教师教学研讨会和教研组集体备课会,确定“点、面、条”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将单一的知识点、能力点、教学点体现到“同课异构”及专题教研活动中,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提高,“条”就是将专题等知识模块条分缕析,在学科网站下面形成专题学习网站。近年来,安阳市七中学科专题网站建设成果斐然,建有13个学科资源网站及专题网站20余个,七中学区学科网站已经成为一个教育信息技术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增加了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活学生的创造力。
承担各级课题研究,做教科研的引领者。工作室成员积极承担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课题驱动”是安阳市七中最重要的教研形式,学校近几年立项研究并完成了语数英等主要学科“十二五”“十三五”国家及省市级课题七项,《“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等课题分别获得省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工作室成员全部参与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使教师在研究中探索出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把这些有效方法推广交流。
举办高效课堂研讨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推进素质教育,劳模工作室提出“减轻学生负担、打造高效课堂”的教科研方向,并探索出“五环节”的教学模式,规范课堂教学过程与环节。学校定期举行高效课堂专题讨活动,工作室成员带领全校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大胆实践,悉心研究,及时总结、调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的无效与低效减少。工作室成员还亲自作课,积极开展校际乃至跨地区间的“同课异构”活动。近年来,工作室成员李富华、苏东升、马丹丹等老师先后荣获河南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在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教育系统年度教学技能大赛”评选中,李富华、苏东升两位老师获一等奖,并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三、薪火相传,人才培养的“发动机”
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之源,针对学区师资现状,学区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思想教育与业务提高并重、真诚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精心培养与放手使用同步,号召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把实现个人的专业化成长目标与实现学区的办学目标统一起来。
对新分配进校的教师,学校明确提出“一年合格、三年成熟、五年优秀”的成才要求,进一步修订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序列化。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制定老带新结对培养方案,要求凡参加工作三年以内的新教师,每学期都要面向全校作汇报课,由省市名师担任他们的辅导教师,每节课都听课并参加评课,通过备课、试讲、反馈、再备课、汇报、再反馈等一系列环节,让新教师们多经历练,一大批新教师起步稳,进步快,不负厚望,在短时间内就胜任工作,有的还在全市脱颖而出。他们的专业成长、教学成绩,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不少新教师还承担了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有声有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教师为学区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力量。
抓好评价手段的激励作用。要使教师长期保持向上的动力,就需要不断地给予肯定和激励。因此,安阳七中特别重视评价手段的激励作用,让优秀教师在晋职评先中脱颖而出,从而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尽可能提高教师的知名度,学校对善于钻研、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除校内表彰外,还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去年秋天,学区选聘李向清老师担任教科研处主任,她个人不仅教学成绩突出,而且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河南省特级教师、省劳模、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最美教师、市道德模范。
实践证明,实施“名师工程”与一般的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同。学区成立三年来,逐渐实现了教育教学一体化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各项工作连创佳绩,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日益显著的办学效益,赢得了越来越高的社会声誉,这和“名师工程”产生的良好效应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