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要闻资讯 > >正文

教与学 更智能

来源:消费晚报   作者:李进

古诗文背诵系统识别语音,完成判分用时50毫秒;系统自动批改手写英语作文,一篇作文只需3.3毫秒……这些曾经难以想象的场景,都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后,教学效率提升的直观呈现。

“新一代人工智能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自主操控等特征。”猿辅导联合创始人李鑫说:“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教育内容、模式、方法、体系、评估等带来了影响和变革机遇。”

技术变革,学习更高效

智慧批改工具能够准确识别印刷体题目和手写内容;英语单词跟读工具可以纠正发音练习;语音自动识别系统有效督查古诗文背诵……如今,孩子们学习有了更多“智能小助手”。

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其中提出“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人工智能创造了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也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李鑫说。成立于2012年的猿辅导公司研发了多款中小学智能学习APP,组建人工智能研究院,把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教学环节中。

“即将推出的虚拟老师可以实现情境对话,通过表情、语言、动作进行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设定下一步学习方案。”猿辅导视觉算法组负责人李云锦介绍。

因材施教,教学更精准

去年8月起,教育部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人工智能不仅在技术层面解放了教师的生产力,还能根据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特点匹配学习内容,让教学更为精准化、定制化。”猿辅导首席技术官郭常圳介绍,从“统一地教”转变为“个性地学”,技术进步为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可能。

评测系统通过发现学生的易错点和薄弱点,帮助教师“因人而异”布置作业;智能工具实时捕捉教学反馈,教师备课拥有更多参考依据;虚拟助教可以协助完成作业批改,让教师节省精力用于课堂创新。

“科技促进了教与学的方式转变。”郭常圳说,智能算法精准实现个体水平和需求差异的数据化评估,人工智能为“因材施教”奠定了技术基础。

破解难题,教育更公平

家住贵州的张强今年初二,就读于一所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中学,最近一年,他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往,遇到不懂的题目,他都在课后等待老师解答;现在,借助科技,他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第一时间得到智能答疑系统的解题指导,还能看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视频。

在智能学习工具的帮助下,张强和同学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有效调整学习节奏,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均有提升。

不少专家指出,当前,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通过科技手段弥合差距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机遇。其中,人工智能在多种教育场景下的具体应用,为破解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我们有很多学生用户来自偏远或教育欠发达地区。”李鑫介绍,猿辅导在成都、西安、郑州等地设立分部,助力中西部地区智能教育发展。“未来,创新型人才竞争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就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李鑫说:“推进教育公平还需久久为功。一方面,借助科技的力量让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技术开发中的科技伦理,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08日 12 版)

头条新闻